近日,不少网友反映,有人竟然在社交平台上销售恶意“外卖补偿”相关教程。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不法分子以外卖中吃到异物为由,公然教他人如何补投诉,并以50至300元的价格向商家要求赔偿。外卖平台表示,已经成立了恶意理赔管理小组,平台已经配合警方完成了多起案件的处理。法律人士称,恶意索赔涉嫌敲诈勒索,出售相关教程可能涉嫌传授犯罪 *** ,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外卖支付”教程可以吃“免费午餐”吗?
北京青年报记者搜索贴吧等网络平台,发现很多专门卖“外卖退款”的教程不胜枚举。在百度贴吧,北青报记者看到有专门的“美团退款吧”,累计发帖量已经超过6000条。其中,排名靠前的帖子都是与销售相关的“攻略”:“美团外卖退款”、“一包烟怎么免费退,饿了怎么赔”...在一些帖子中,有网友问“怎么联系”,也有楼主要求私信,甚至有人留下了自己的 *** 号。
在 *** 群中,也有很多特殊的“付费群”。在一个名为“菜款支付群”的 *** 群里,群主禁止所有成员发言,但不断发个人微信二维码,并附上自己已收到的支付余额截图,注明“群内可以“半小时100元,想加微信就加”。
加入社区后,北青报记者表示想买个教程,和群主开始详细沟通。卖家说课程会教如何向外卖商家索要赔偿。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订餐后,收到外卖后,以吃到“虫子”、“毛发”等异物为由,提供相关照片作为证据,申请投诉商家,要求一定赔偿。具体赔偿金额不一。该课程收费大多在50~200元左右,根据不同价位可申请不同金额的补偿,包括有偿和无偿。
然而在贴吧里,有网友表示被骗了。“酒吧里有个骗子,他提出让我用他的号下单吃闲鱼。我收到货后,他让我确认收货。他说他明天会还他们,然后我选择相信他。当资金被冻结时,我还帮他解除了冻结。今天,我发现我跑了。”有网友说我也遇到过。
商家选择赔偿是为了安心。
北青报记者看到,这些支付是外卖平台保护消费者食品安全的空子政策。美团“放心吃”服务协议显示,餐食中有异物,餐食变质,使用餐食后身体感觉不适。具体赔偿责任和标准以承保保险公司向用户订购外卖产品的商家提供的保险单和保险条款为准,保险理赔金额将参考问题餐的金额和实际情况确定。
饿了么还表示有“食品安全保险”。如果发现食物变质、有异物存在或造成就医,可以申请赔偿。可以申请的权利要求包括以下三类:1 .有异物:食物中混有不可食用的异物;2.食品变质和过期:生的、烧焦的、变质的、超过保质期的等。3.患病就医:因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病就医。按要求在App内提交证明图片即可。
对于恶意差评,商家叫苦不迭。位于丰台区嘉园李三的地下美食城,一家商户称,已经接到几起外卖吃到异物的投诉,“顾客”张口就要求按照《食品安全法》赔偿1000元。“我们一天挣不了1000块钱,但是不给他们补偿,我们就一直打 *** 骚扰他们。”另一位受害者王先生说,“我有一天损失了1800元,所以我真的想关店。”
国内某知名连锁川菜馆店长张女士称,其店铺位于北京市丰台区丽泽天街,是恶意职业索赔的受害者。据该店店长张女士介绍,她曾收到一张“顾客”嘴角流血的照片,称自己吃了外卖里的石头,擦伤了嘴,并要求赔偿1000元和医药费。但当张女士要求“客户”来店里协商并提供诊断书时,被果断拒绝。最后她向总部汇报后,赔偿了800元。后来张女士无意中在内部工作群里发现,自己在朝阳区和石景山区的品牌店也有同样的说法,“顾客”反馈的照片和之前收到的一模一样。
因为大部分商家怕麻烦,一般都会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选择息事宁人。“要求不过分,赔点钱。”一位外卖商家说。
北青报记者从美团平台了解到,平台也有识别一些异常交易行为的能力。一旦发现恶意索赔,平台不仅会限制其权益,还会整理相关线索和证据,提交给市场监管部门和警方,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打击。美团外卖已经成立了恶意理赔管理小组。一年来,与多地市场监管部门、警方合作破获案件30起,抓获40余人,通过平台治理、立案等方式,帮助商户挽回损失2400万元。
一些罪犯因类似行为被拘留。
黑产社区卖饭骗补的过程,不仅增加了商家和平台的赔偿成本,也扰乱了商家正常的经营环境。北青报记者看到,目前已有犯罪分子因类似行为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的案例。两人从外卖平台点饮料,然后抓飞虫放进饮料里,以此向商家索要巨额赔偿。尝到甜头后,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做着同样的事情。短短半年时间,他们非法获利24000元。最后,商家报警后,两人以敲诈勒索罪被判刑。
一家餐厅的负责人王老板说,他收到类似的退款申请时很委屈:“外卖出门前我都检查过了。在这里不可能是问题!”但由于食客李某态度坚决,用差评威胁王老板,且索要金额不大,王老板想到花钱保他安全,急忙退款。但过了一段时间,王老板发现同一个地址的用户居然以同样的理由再次向自己发起退款,随后向平台举报了此事。平台接到王老板举报后,迅速对用户进行调查,并向警方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自2021年3月以来,李使用其母亲和他的5个手机号码点外卖,然后将自己的头发放在饭菜中,然后以此为由向商家发起退款。据警方统计,李先后恶意勒索200余次,涉案金额近万元。因犯敲诈勒索罪,已采取强制措施。
北京市嘉伟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告诉北青报记者,虚构食品进行敲诈勒索可能涉及刑事犯罪,比如敲诈勒索罪,而教唆他人作弊、发布差评的,可能涉及传授犯罪 *** 罪。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王琼飞律师告诉北青报记者,如果黑灰产课程内容在网络平台传播,且教学内容涉及违法犯罪,传播者可能涉嫌传授犯罪 *** 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修订)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传授犯罪 *** 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同时,根据《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条例》第八条、第十条,短视频平台、社区、贴吧作为网络信息内容的服务平台,应当完善信息发布审核、实时巡查、黑色产业链信息处置等制度。如发现违法内容,立即采取处置措施,保存记录并向相关部门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