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三届亚运会,正是中国发展与国民精神进化的见证。

admin 31 0

2023年9月23日,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在点火仪式上,一个巨大的“数字人”从现场飞来,与现场的真人一起点燃主火炬,让充满科技感的开幕式达到高潮。

不仅仅是数字人的点亮,本次开幕式可以说是迄今为止科技感最强的一次运动会开幕式。空一个总长185米、高20米的“网幕”垂下,地面上一个6000平方米的地面屏幕使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荷花”成为一个巨大的立体显示屏。此外,得益于裸眼3D、AR等数字技术,数字烟花璀璨夺目,开幕演出的虚拟与现实场景融为一体,充满未来感。

这是中国30多年来第三次举办亚运会。这三届亚运会的举办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社会和民族精神的发展。

1990年,第11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第一次举办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当时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1983年,中国申请举办亚运会,希望展示对外开放的形象。在经济上,当时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到1990年举办亚运会时,全国GDP总量只有1.89万亿元,不到3609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名第130位,在亚洲并不靠前。当时连亚运会的筹备工作都经费不足,只好面向全国开展募捐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万人参与并捐赠了总计2.7亿元人民币,超过北京亚运会总投资的十分之一。

中国第二届亚运会是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在过去的20年里,特别是在新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融入全球市场使其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虽然受到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中国经济很快恢复了发展速度。2010年,中国GDP总量突破40万亿元,折合6万多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亚运会的地点选在了广州。广州是千年之都,改革开放的前沿。珠三角也是中国外向型经济最活跃的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和外贸基地之一。

这一次,杭州亚运会距离广州亚运会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增长了近两倍。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在数字经济领域。杭州是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的大本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绚丽的数字人物和数字烟花是中国高端数字技术的集中展示。

然而,这三届亚运会引起了不同的关注,相信年长的朋友会有更好的了解。

从北京亚运会的成功申办到筹备和成功举办,在空之前就已经引起了全国的关注。我记得当时电视机在中国并不流行,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黑白电视机很少,彩色电视机更少。在一些村庄,只有村委会有彩电供村民观看。农民们白天忙于农活,没有时间看亚运会的直播。晚上,村委会的彩色电视机前挤满了观看比赛的农民。当然,第二天早上从村里的广播喇叭里听到了更多关于比赛的消息。每次有消息说中国赢了,都会引起一场狂欢。长城会徽、吉祥物熊猫潘潘和宣传歌曲“亚洲英雄”都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

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别出心裁、精彩纷呈,“白云之帆”展现了开放发展的恢弘大气。但是,关注程度恐怕比不上北京亚运会全民参与的火热状态。2010年10月,广州亚运会前夕,我从北京来到广州工作。就在两年前,中国刚刚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世界顶级赛事举办了,国人的心理门槛自然也就上升了。

现在,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沟通的主要渠道。每个人的手机上都有各种短视频和新闻app,甚至像支付宝这样的支付工具都有亚运会的视频报道,因此您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亚运会的信息。在这样便捷的通信环境下,超过1亿人参与了亚运会的数字火炬传递。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演变,我们再也看不到整个人坐在电视机前的状态了。

亚运会关注度的变化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和国民心态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北京亚运会举办的时候,中国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亚运会是一个凝聚中国人民力量和展示民族自豪感的机会。官方媒体的大力宣传使北京亚运会家喻户晓。至于广州亚运会和杭州亚运会,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提高,有无数世界级的体育赛事在中国举行。普通人也有更多的渠道接触更多的信息,注意力分散。当然,这也是好事。热爱体育的人会关注亚运会而不改变自己的想法。

30年来的第三届亚运会见证了中国的发展和民族精神的演变。从这个意义上说,亚运会开幕式的科技含量增加了,关注度也不如当年了,这恰恰是丰富、发展和进步的体现。

三十年三届亚运会,正是中国发展与国民精神进化的见证。

辛生智

编辑陈斌

标签: 亚运会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